-
半導體
2014年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》正式公布,中國晶圓廠建設加速。預估在2017-2020年間,全球將有62座新的晶圓廠投入營運。中國大陸在這段期間將有26座新的晶圓廠投入營運,占新增晶圓廠的比重高達42%,美國為10座,臺灣為9座,下游產能的擴張帶來設備需求的彈性。據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統計, 2016年中國大陸已進入連年國產階段的晶圓生產線有近100條,其中12英寸晶圓生產線共有9條, 8英寸晶圓生產線共有16條, 6英寸晶圓生產線共有40條, 5英寸晶圓生產線約有16條。中芯國際在北京的Fab4廠是中國最早量產的12英寸晶圓廠,經過幾次技術改進工藝水平達到65nm。除此之外,中芯國際也分別在北京和上海擁有兩條12英寸產線,技術節點達到了28nm,領先國內水平。除了中芯與武漢新芯外,還暫未有國產企業擁有量產的12英寸廠。然而,英特爾、三星與SK海力士早已在大陸開始布局。 SK海力士早在08年就在無錫建設了8英寸晶圓產線,隨后升級為12英寸。而英特爾大連工廠在2010年完工后用于生產65nm制程CPU, 2015年10月與大連市政府合作,投資55億美元轉型生產3D NAND Flash。目前國內已經量產的12英寸晶圓廠僅有9座,合計產能42.9萬片/月。在線咨詢了解更多